从曦强乳业一杯牛奶背后的全链路溯源管理到蔚来汽车一辆辆自动驶出的汽车,从布局全省电网的中科类脑“玄视”大模型到“治愈”3万多起设备故障的容知日新“灵芝”SuperCare设备智能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江淮大地上,一场事关数字化的变革正在加速推进,重塑制造业的基因。
近日,《徽商》全媒体记者从安徽省工信厅获悉,截至目前,安徽全省累计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92家,连接设备及点位数超1100万个,集聚工业模型及工业App超3.5万个,服务企业突破50万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稳居全国第6;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也从“十四五”之初的全国第15位一举跃居全国第5位。
对安徽制造来说,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创新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想转、能转、会转
在亚欧日韩毛片在线看免费网站(下文简称“合力叉车”)本部园区5G-SA独立组网的智能工厂内,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数据通过FICS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云端流动,一头连着厂区100余台设备,令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无人叉车可自主规划路径、避障;另一头连着遍布全国的4.8万台工业车辆设备,工程师可通过看板实时查看其运行状态。
合力叉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随着国内叉车保有量日益增长,客户对后市场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上涨,这意味着叉车行业已从“卖产品”逐步向“卖产品+卖服务”嬗变。
但在推动服务型业务发展之初,合力叉车遭遇多重挑战: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配件查询困难、系统孤立形成数据孤岛、业务链路长导致的上下游协同效率低。
“先治数、再用数。”上述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由该公司打造的工业车辆一体化后市场服务平台已纳管约52.5万台工业车辆设备,涵盖2400余个车型,管理客户数据超过10万条,包括终端用户、代理商、供应商等各方,建立统一数据标准体系,推动数据共享,规范数据应用;打通业务流程断点,实现业务在线化和自动化,实现全链条协同,提供运营效率。
在数据治理方面,平台已完成110多万个物料数据治理导入和3万多个爆炸图的制作,发布2400余个叉车车型约52.5万台实车BOM数据,完成10万多条客户主数据的扩充和分派;完成3000多家供应商主数据信息同步。
在流程重构方面,完成98个业务流程的梳理优化,实现37个流程线上化和35个流程改善。
在业务协同方面,平台已接入20多家业务单位、300多个服务站点、500多名服务工程师,每月处理交易金额超过6500万元,实现了配件采购、仓储、销售、维修等全流程协同,满足数据一体化、业务一体化、相关方一体化的需求。
合力叉车以龙头链主企业的角色实现向服务型制造跃迁、从设备制造商向智能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的故事,正是数字引擎“点燃”安徽制造的一个缩影。
为了打破人才匮乏、产业链割裂、管理粗放、传统系统价值低等发展桎梏,地处淮北市的地方性乳制品企业曦强乳将原有的15套传统信息化系统全盘推翻,重建全链路溯源管理平台,数字化转型加速收入提升150%,多站点日常系统运维效率提升70%,每年节约原料10%,降低运营成本近千万元,用工减少30%,办公耗材减少30万元。
针对传统离散制造业产线上存在的诸多瓶颈,如生产过程不透明、现场反馈不及时、资源浪费不可控、异常响应不及时、管理决策无支撑等,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立足机器人,创新出一套“平台+机器人”制造服务模式——埃享制造互联平台,通过打造埃享制造互联平台MES系统、独创基于RFID和计算机视觉的物料追踪系统、建设共享制造模式AxPS智能机器人喷涂工作站,实现数字化转型。
安徽、江西等地已经有500多家企业借鉴埃享“平台+机器人”模式,有效促进企业提升产能30%以上,设备利用率提升30%,企业综合成本降低12%,样板带动效应显著。
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江淮大地,奔涌出一批想转、能转、会转的制造企业,他们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分类型推动“智改数转”,分行业带动“链网协同”,分场景打造“转型样板”,蹚出了一条条各具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一方面,分类型推动“智改数转”,全省支持龙头企业率先实施数字化改造,争创国家“数字领航”企业2家,打造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典型示范项目121个,带动3100多户上下游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引导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目前全省累计4万家中小企业实现与云资源深度对接。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66.2%,由去年的全国第5跃升至第3。
另一方面,分行业带动“链网协同”。围绕装备、汽车、食品、纺织等省内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累计建成57家行业型平台,形成超900个行业解决方案和300个经典案例,引导“大型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共同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链网协同”发展。
展厅
4001600761
语言













安徽省合肥市方兴大道668号
